機車分哪些等級與種類?
國內現行機車分類
機車車牌的顏色代表什麼呢?
在臺灣 機車分級是依排氣量: < 50c.c是綠牌 , 51c.c~250c.c是白牌 , 251c.c~549c.c是黃牌 , 550c.c以上是紅牌
機車分為哪些類型呢?

街車(Naked bike)
特點:
- 外觀設計:車殼少,能看到裸露的引擎與機械結構,風格簡單實用。
- 引擎性能:多數街車搭載中高排量引擎(125cc 至 1000cc),兼具動力與穩定性。
- 騎乘姿勢:直立且舒適,長時間騎乘不易疲勞。
- 操控性:輕量化設計,適合穿梭於城市交通中,也能在郊外公路上靈活駕馭。
優點:
- 通勤、休閒兩相宜。
- 保養簡單,零件容易取得。
- 對新手友好。
缺點:
- 高速騎行時,沒有整流罩遮擋風阻,可能會有疲勞感。
適合族群:
- 初學者或通勤騎士。
- 偶爾想感受速度但不追求極限性能的人。

仿賽車(Sport bike)
特點:
- 外觀設計:具備全車整流罩,設計流線型,注重空氣力學。
- 引擎性能:高轉速引擎,動力輸出強勁(250cc 至 1000cc 以上)。
- 騎乘姿勢:騎士需向前傾,膝蓋夾緊油箱,設計用於提升過彎時的穩定性。
- 速度極限:專為高速與賽道操控設計,性能出色。
優點:
- 速度快、操控精準。
- 賽道駕駛感受極佳。
- 外觀吸睛,有強烈的運動感。
缺點:
- 騎乘姿勢不適合長時間行駛,可能造成背部或手腕疲勞。
- 日常通勤的實用性偏低。
適合族群:
- 熱愛速度與賽車文化的人。
- 熟悉機車操作並對高性能車款有興趣的騎士。

復古車(Retro bike)
特點:
- 外觀設計:經典風格,圓形大燈、雙避震、鋼管車架等復古元素。
- 引擎性能:多為中低排量(250cc 至 900cc),動力平順,適合穩定騎乘。
- 騎乘姿勢:直立、自然,符合人體工學,適合長時間使用。
- 機械特性:有些復古車刻意保留機械結構,例如化油器引擎或鋼絲輪圈,追求手感與個性。
優點:
- 外型時尚,適合注重美感的騎士。
- 維修簡單,保養費用相對低。
- 騎乘體驗純粹,操控穩定。
缺點:
- 與其他類型相比,性能表現不算突出。
- 風阻較大,不適合高速駕駛。
適合族群:
- 喜愛復古風格、追求個性化的人。
- 偏好穩定騎乘而非極限性能的騎士。

越野車(Off-road bike)
特點:
- 外觀設計:輕量化車身,耐用材質,搭配深胎紋越野輪胎,高底盤設計,適合各種崎嶇地形。
- 引擎性能:以高扭力為主,排量範圍多在125cc至450cc,搭配手動變速系統,動力輸出靈活。
- 騎乘姿勢:直立騎姿,便於駕駛者控制車輛,適應各種地形的體重轉移需求。
- 適應性強:能輕鬆應對泥地、沙地、山地等非鋪裝道路,也適合挑戰極限運動。
優點:
- 適應性強,能征服各種惡劣地形。
- 車身輕巧,靈活性高,易於操作。
- 結構簡單,維修方便,耐用性佳。
缺點:
- 不適合長時間高速行駛。
- 舒適性低,較適合短途冒險。
- 維護需求較高,耗損零件頻率高。
適合族群:
- 喜歡挑戰極限與冒險的戶外運動愛好者。
- 參與越野賽事或喜歡探索自然的駕駛者。
- 需要應對特殊地形工作的專業用戶(如救援或勘查)。

速克達(Scooter)
特點:
- 外觀設計:車身小巧,有平坦的腳踏空間,部分車型具備置物箱。
- 引擎性能:通常為低至中排量(50cc 至 300cc),CVT變速系統,操作簡單。
- 騎乘姿勢:直立、放鬆,便於上下車。
- 適應性強:適合城市道路與短距離代步,某些高階車型也適合長途旅行。
優點:
- 容易駕駛,特別適合新手。
- 油耗低,維修成本較其他車型便宜。
- 車身輕巧,容易停車。
缺點:
- 高速穩定性不足。
- 承載能力有限,難以應付惡劣地形。
適合族群:
- 新手騎士、都市通勤族。
- 需要便利與經濟性的用戶。